圖片引自博客來

 

舌尖上凋落的愛情,讀後感想 

2012政大韓國外文讀後感佳作 

僅作個人發表用

 


 

 

 

這是一本以視覺饗宴,觸動味覺,直到震撼心靈的優美作品。

 

作者以輕鬆日常的優雅方式、書寫著女主的生活。

 

綿密細緻堆疊鋪層的美食、帶點懸疑和自我探討的自問自答;充滿隱喻和悲傷的舉例、對於男友的思念和描述等,每一點都像是磨細的糖粉那般,一點一點地灑滿整個書中,讓人肉眼無法察覺、卻在閱讀時,無法避免地品嘗到所有味道。

 

 

 

所以一開始,我原以為這會是帶點甜美和酸味的故事,但是讀到後面,卻發現,作者愈是精細地描寫食物、使用各種小故事比喻、自言自語、微笑,就愈令人感覺到在平靜生活底下的波濤洶湧,

 

再加上佔據很重份量的叔叔悲傷愛情故事,相映之下,便更感覺到女主深沉的痛苦和悲傷絕望。

 

這時我才發現,灑滿整本書的,原來不是糖,而是同樣白色細緻的鹽。

 

鹽的味道是鹹中帶一點點難以察覺的苦味,卻在味蕾和健康中佔了十分重要的地位,在我家中,幾乎沒有一道菜不使用鹽,但偏偏就是這個鹽,這個重要到不可獲缺存在的鹽,被用來表示女主對於愛情的態度。

 

還記得在某一章中,女主收到了叔叔送給她的鹽塊,美麗的如同鑽石那般,閃閃發亮、變化多種顏色的鹽塊,是否也等於是隱隱地告知所有人,女主對於愛情的期盼,是同樣地令人驚嘆、堅定並且敏感多變?

 

並且灑滿她的整個人生。

 

 

 

直到看完後回顧,才會發現其實她的悲傷在最開始就已經無處不在。故事的開始就如封面所說的那般,她的故事是從愛情結束後開始的。

 

因此,翻開書頁的第一眼便見著了映在黑色鍋底強忍悲傷的眼睛。

 

不像常見失戀的情緒崩潰和吶喊,女主的情感十分內斂細緻,如同鹽那般,微小卻無處不在,她僅僅是淡淡地回憶起奶奶和過往,彷彿是回到最初溫暖和溫柔的廚房那般,儘管她的描述如此平靜,卻仍隱藏了好幾句,如今想來卻是瀕臨破碎和悲傷的語句:

 

「奶奶說的對,即使妳擁有廚房所有器具,食物也不一定好吃、烹飪的人也不一定快樂。」

 

以及:

 

「廚房中最重要的不是食物多美味,而是待在廚房中有多幸福。」等,隱藏在一片的平靜和日常、回憶之中,卻能感受到,女主微笑底下的灰暗破碎。那似乎是竭盡力量的隱忍,直到將她的烹飪教室關閉。

 

 

 

故事開始以後,女主進到了她過往工作的地方,那裡有著她曾信賴的老師和熟悉的工作環境,還有因為美食而相識、並擔憂她來看望她的朋友。

 

女主彷彿在反思、在自語、她在回憶著過往的所有一切、呢喃著、私語著,就像她最愛輕撫弗爾利後頸那般輕輕緩緩、帶點渙散慵懶、卻又隱藏起破碎的心。

 

還記得曾有一章說過,如果拿孤獨來比喻烹飪食材,那就是紫蘇,隨著一頁頁的月份翻開,女主描述調理食物的情況便愈發精緻了,每當她經過一個曾經去過的地方、碰觸過曾經料理的食物,她就愈顯得孤單,因為女主開始使用紫蘇來做料理。

 

但有一段時期我卻覺得,女主曾經想走出來過的,她有個同樣擁有悲傷愛情故事的叔叔,她捨不得叔叔的死去、怨懟過嬸嬸,當她發現自己對於叔叔病情的好轉感到失落,或許她也漸漸察覺出自己的不正常。

 

只是正如一開始所說的那般,她的情感是敏感而多變的,就像個小心翼翼捧著已經破碎的玻璃心小女孩那般,在她緩緩努力放下、努力學著釋懷時,背叛的男友和學生,卻高調的拿著刀將她的心切得更碎,

 

他們逼迫她替他們料理、逼迫她將所有希冀毀掉、逼迫她得知他們曾疼愛的弗爾利,是被她贈與給那位學生的平底鍋給殺害──甚至在最後的報導中,她看見曾經他們夢想中的家、討論的廚房──

 

就這麼、這麼大剌剌地,屬於了那個她。

 

愛情是她的生命全部,就像料理不能失去鹽那般、就像廚師不能不吃東西那般、就像廚師,不能失去味道那般……她,女主,開始說起了故事。

 

美食家的故事。

 

帶著殘暴和美感,肆虐和瘋狂。

 

踢死懷孕的母豬、活生生烤死的鵝、瞎了眼的鵝肝。

 

我彷彿看見女主帶著微笑料理、眼中的眼淚早已哭到乾涸到,只剩下隱藏在表面、隱藏在細細密密溫吞的情感底下,逼近瘋狂翻騰的黑暗。

 

 

 

這個作者很厲害。

 

這個作品令人驚嘆。

 

 

 

女主說她失去了味覺,第一個失去的味覺是在暴雪寒天內,溫暖的巧克力烤土司和咖啡,如此溫暖的味道,她失去了。

 

女主說她變成不吃東西的廚師,她喜歡用口慾比喻性慾,人與人最純粹最直接接觸的溫暖,也是她曾經開心得意存在的地方,她失去了。

 

女主說他們曾去過很多地方、女主說弗爾利是他唯一留下的寶物(他們一起被拋棄)、女主說她有過一個夢想,屬於他們的夢想,有大大的窗戶,在正中間有樓梯的家。

 

她失去了。

 

 

 

愛情和鹽。

 

愛情和家。

 

愛情和人生。

 

她全都失去了。

 

 

 

所以她笑了,帶著開朗和愉快的心情,練習了最後一道料理,給予她信賴的老師(主廚)評估,並且用輕鬆愉快地方式跟那位學生說話,那位被她用丁香昏迷綁來的學生。

 

她真的很開心、從口氣的跳躍方式來看,她彷彿是在分享什麼愉快事情般的小女孩,但我卻感覺到非常心酸,特別當我看見主廚說的那句:「我想吃的是愛我的人做的料理,這點妳做不到。」

 

以及女主回應的:「主廚總是讓我做這世上不存在的食物。」我更心疼了,這好像是種預告,預告不可能回去的人生。

 

 

 

故事的最後,是女主替背叛的男友做最後一道料理,對話自故事開始到現在,女主的對話都透著一種悲傷和執拗,請男主回來、只要他回來怎樣都好,不管心緒和思考再怎麼平靜,嘴依然會洩漏人最深層的情感和思緒。

 

她彷彿聽不見看不見什麼都感覺不到,哪怕被拒絕也如同人偶那般轉圈,述說著想說的話語和回憶。

 

我明白那刻的她並不是想討恩情、或是想索回什麼,在故事的最後,反而有一種快隱藏不住的悲傷和瘋狂感,或許她根本不在乎答案,或許她只是想問問、想問問他怎能那麼殘忍,就這樣什麼不顧也不管的全盤拋棄,

 

自己珍惜的、視若珍寶的存在和諾言,卻是他棄若敝屣的存在,那她自己、她自己在他的心中,是否真的存在過?

 

女主讚頌口慾、讚頌唇瓣、味蕾、舌尖,就如同耳鬢廝磨的溫暖和情慾,到結局時,她將象徵性感的學生的舌割下,給予背叛的男友吃下,並且與他親吻。

 

正如女主最後所說的,萬物有生就有死、變化無窮、繁榮過後也會衰弱,最重要的是現在所進行的一切。

 

所以對女主來說這個吻、彷彿是最初那個吻,卻也是最後的吻,只是這個吻不再如當初般單純,而是混合了第三人的──性慾──舌尖,給他,給自己,也給終於掉出的眼淚一個答案。

 

隱藏在水面下的瘋狂,從頭到尾都是靜靜地、翻騰著,就如最後給予的復仇那般,用隱藏的或者說是欺瞞的方式,就如同當初的亞當和夏娃,吃下了那對女主來說有特別意義的蘋果那般,罪惡,卻快樂地結束了。

 

 

 

閱讀完本書,我將書平放在桌面,甜美稠狀如同糖般的封面依然在上頭靜靜潛伏著,我卻跟剛入手時,誤以為是甜美風格的心情截然不同,十分複雜。

 

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譬喻、懸疑、自語,來完成這個帶著獨特風味的書籍,她運用的隱喻手法令人驚嘆。

 

讀此書,確實有讓人垂涎欲滴的感覺,如同千層派那般,咬下口的口感複雜多變,一層層地包裝和覆蓋,並且每一口都會有新的發現、新的酸甜苦辣。

 

就像溫水煮青蛙。

 

不仔細地讀到最後,是不會發現那灑滿全本書的悲傷絕望,這種寫法,也很好的傳達了女主的職業、個性、和她最後隱藏著瘋狂和嗜虐慾望的美食家故事,人物的心靈與劇情呼應、劇情與寫作方式呼應、最後昇華的是靜靜潛伏著的封面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只要咬下一口,就會發覺在甜美糖的底下,是震撼心靈的毒藥。

 

 

 

 
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清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